【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上)


说明

本笔记并非针对考试,而是通过该证书学习投资相关知识。因此,仅记录与投资相关的知识。

第一章 金融市场体系

1.1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

金融市场就是交易金融资产的市场。金融资产有:股票、债券、期货等。

金融市场有以下几个重要功能:

  • 促进储蓄-投资转化:存到银行的钱再贷出去,再存进来再贷出去,实现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金融市场的调控,钱可以流向它该去的地方,促进各个资源的协调。
  • 反应经济状态:金融市场不景气,往往整个经济状况一般也很差。
  • 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例如加息降息)来调控宏观经济。

1.2 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照金融资产到期期限划分,可分为:

  • 货币市场:一年以内。 例如:短期债券
  • 资本市场: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例如:股票市场、中长期国债等

按照交易工具划分,可分为:

  • 债券市场:一个人借另一个人钱,到期需要还。例如:债券、存款、贷款等
  • 权益市场:一个人卖给另一个人所有权,不需要还钱。例如:股票

按照发行流通性质划分:

  •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初次发行的市场。例如:某公司想再发1000w的股票,需要在一级市场发行。一般购买者为投资银行、经纪人和证券自营商。
  • 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对于“已经发行的股票或证券”等,如果想要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就要在二级市场交易。

按照组织方式进行划分:

  • 交易所市场:有固定场所。例如:上交所、证券交易所等。
  • 场外交易市场:无固定场所。例如:黄金市场,外汇市场

按照交割方式划分:

  • 现货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例如:股票交易
  • 衍生品市场:先达成协议后续在交易、先交钱后交货、互换等。例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

按照金融资产的种类划分:

  • 证券市场: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品等
  • 非证券金融市场:黄金、外汇、保险等

1.3 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 金融公司: 主要包括
    • 存款吸收机构:以中介的的方式将资金从贷款人转向借款人。 例如:商业银行(在支付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存款机构。
    • 中央银行:控制金融体系的关键。例如:中国人民银行
    • 其他金融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证券交易商、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等
  • 非金融公司:一般的公司/企业等
  • 住户: 居民、家庭、个人等
  • 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民间机构(例如慈善基金会)等
  • 广义政府:政府
  • 公共部门:政府、中央银行等。

这里面有交叉的,比如中央银行即属于金融公司、也属于公共部门。

扩展:银行按类型可以分为:

  • 中央银行:管理和服务其他商业银行。例如:中国人民银行
  • 政策性银行:为了支持一些政策组建的银行。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
  • 商业银行:四大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为住户(老百姓)服务
  • 投资银行:主要做投资的银行。例如: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主要业务有:项目投资、风险重组等
  • 世界银行:在世界范围内提供贷款服务等,目的是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例如:中国农业银行、花旗银行等

对于一个银行,可以有多种属性。毕竟一个银行很庞大,业务也不是单一的。

第二章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2.1 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主要有:

  • 货币市场:一年以内到期的,例如:短期债券。
  • 债券市场:债券交易市场。分为场内和场外。发行的债券包括利率债(政府发行的)和信用债(企业发行的)
  • 股票市场:交易股票的市场。
  • 外汇市场:买卖外币用的。
  • 黄金市场:黄金的生产、消费、流通
  • 商品期货市场
  • 金融衍生品市场

2.2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有如下机构(简称一委一行两会):

  •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国金委):负责协调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等金融财政部门,具体包括对金融工作的落实、审议、统筹、研判、指导等。
  •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行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监管商业银行等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由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而成,负责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

2.3 存款准备金制度

当住户往商业银行存钱后,为了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必须上交一部分钱来让中央银行保管,这部分钱就称为存款准备金。而剩下的钱,商业银行就可以拿来放贷。

存款准备金分两种:

  • 法定存款准备金:央行规定必须缴纳的存款准备金,是底线。
  • 超额存款准备金:除法定外,商业银行自愿额外多交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会影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例如:假设存款准备金为10%。对于100w的货币,银行需上交10w,剩下90w可以贷款。假设极端情况下,出现:初始情况下,银行账面存款为100w,之后:
① 100w贷给甲90w,甲将90w又全部存入银行;② 银行又将这90w贷给乙81w(有9w是存款准备金),乙又将81w全部存入银行;③ 银行又将这81w贷给丙72.9w(有8.1w是存款准备金),乙又将72.9w全部存入银行;依次类推;
在上述场景一直推演下去后,最终银行的账面存款为:1000w。即100w创造出了1000w的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会成倍的放大“基础货币”在市场用的供应量,这个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是指“社会流通中的现金+银行体系中作为准备金的存款”(个人认为可以近似等于央行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乘数理论上的简单公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 \begin{aligned} \text{货币乘数} = \frac{1}{\text{法定准备金率}} \end{aligned} $$

若存款准备金率为5%,则货币乘数为20。即100w的基础货币会放大20倍,导致市场上流通2000w的货币。

现实中,货币乘数的完整公式为:

$$ \begin{aligned} \text{货币乘数} = \frac{\text{提现率}+1}{\text{提现率} + \text{法定准备金率} + \text{超额准备金率}} \end{aligned} $$

提现率:没有进入银行体系的现金的比率。例如:贷给甲90w后,这90w不太可能全部存银行,总要有一部分没有进入银行体系。这一部分的比率就是提现率。

2.4 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

中央银行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央行调节经济的最终目标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央行货币供应量的手段有:

  • 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调整市场利率,鼓励大家存钱或消费,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 银行准备金率(威力最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俗称降准),货币供应量增加
  • 公开市场业务:即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买卖债券。央行卖出债券,减少货币供应量;央行买入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

补充知识:

货币供应量有三个定义:

  • 流通货币(M0):流通中的货币。即流通在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 狭义货币(M1):M0 + 货期存款。可以理解为现实的购买力
  • 广义货币(M2):M1 + 准货币(暂时不取用的货币,例如:定期存款、公积金等)。可以理解为现实购买力+潜在的购买力

2.5 货币市场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机制是指央行采用货币政策后,是怎样一步一步影响到最终的经济的。

传导机制有不同的理论学说,主要的传导机制理论有如下:

  • 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 (↑) -> 实际利率下降 (↓) -> 投资增加 (↑) -> 总产出增加 (↑)
    • 解释: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就会产生通货膨胀。这样虽然名义利率不变,但“实际利率”却下降了(因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由于实际利率下降,居民和企业的储蓄意愿就会下降,进而将钱进行投资,最终使得总产出增加。
  • 信用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 (↑) -> 银行存款和贷款增加 (↑) -> 投资增加 (↑) -> 总产出增加 (↑)
    • 解释:货币供应量增加后,流向银行的钱也会变多,进而存款量和贷款量也会增加。最后使得投资增加,总产出增加。
  •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 (↑) -> 股价上涨 (↑) -> 企业融资成本(↓) -> 投资增加 (↑) -> 总产出增加 (↑)
    • 解释:货币供应量增加后,一部分钱就会流向股市,导致股价上涨。股价上涨后,企业就可以发行少量的股票融到更多的钱,也就是融资成本下降了。进而实现投资增加和总产出增加。
  •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2(财富效应):货币供应量增加 (↑) -> 股价上涨 (↑) -> 金融资产价值(↑) -> 消费增加(↑) -> 总产出增加(↑)
    • 解释:货币供应量增加后,一部分钱流向股市或楼市等,居民的资产价值就增加了,股民房东有钱了,那就开始消费了。这样企业也能卖出东西了,最后总产出增加。
  • 汇率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 (↑) -> 实际利率下降 (↓) -> 汇率下降(↓) -> 净出口增加(↑) -> 总产出增加 (↑)
    • 解释: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后,资金就会倾向于去实际利率高的国家,即资本外逃。想拿RMB换美元的人多了,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也就是1RMB换到的美元少了,也就是汇率降低了。反过来,1美元能换到的RMB就多了,所以企业会加到出口赚美元,因为可以换到更多的RMB。进而总产出增加。

2.6 场内市场

场内市场就是证券交易所内的市场。

我国有如下场内市场:

  • 主板市场: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的主要场所。多为大型成熟企业。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宏观经济晴雨表之称。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有主板市场。
  • 中小板市场(已淘汰):主要是主业突出、具有成长性和有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仅深交所有中小板,后被归并到深交所主板中。因此,相较于深交所,上交所的主板企业更大型成熟
  • 创业板市场:俗称二板市场。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
  • 科创板市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包括: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 北京证券交易所:聚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场内市场各板块比较:

板块 交易所 上市企业特点 企业定位 风险特点 涨跌幅限制
主板 上交所 大型成熟企业 大型成熟 相对较低 10%
主板 深交所 大型成熟企业 + 成长性和有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原中小板) 相对大型成熟 相对较低,但比上交所主板高一点 10%
创业板 深交所 高成长性企业、高科技企业 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产业升级 高风险 20%
科创板 上交所 科技创新企业 高精尖、国家战略 高风险 20%
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 高风险 30%
北交所 北交所 创新型中小企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高风险 30%


补充知识:过去上市都采用核准制(企业满足上市条件后,zf还要参与进来看看各种未来前景啥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目前经过改革后,各个板块都是注册制,也就是满足上市条件,提交材料就可以上市。一般开放的市场都是注册制,例如美国纳斯达克。

第三章 证券市场主体

证券市场主体是指证券市场上都有哪些角色。

3.1 证券发行人

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是为了融资

发行证券的主要有:股票、债券等。

证券主要的发行人有:政府、企业(公司)、金融机构等。

政府一般会出于不同目的发行不同类型的债券,常见的有:

  • 赤字国债:为了资金周转,弥补赤字。政府钱花多了,发行些债券借点钱。财政赤字是指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因此为了弥补这部分赤字,就需要融资。
  • 特种国债:为了实施某种特殊的政策。有些特殊政策需要花钱,就需要发行债券融资。例如:疫情期间,政府发行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 建设国债:为了搞基建项目。为了搞基建,都是先借钱,再通过税收或地价上涨还钱。因此会有政府会发很多债券来筹钱搞基建。
  • 战争国债:打仗时,政府也会发国债来弥补战争开支。
  • 央行特殊债券:中央银行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发行债券回笼资金。也就是大家把钱都给了央行,市场上流通的前就少了。

公司发行的证券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股票:企业发行股票,是将一部分的所有权卖给股民。发行股票筹到的钱无需偿还。
  • 债券:企业发行债券,相当于打个欠条借钱,债券到期时需要还本付息。

3.2 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以获得投资收益为目的经营的专业团体机构或企业

机构投资者按资本市场关系可分为:

  • 金融机构投资者: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特点:资金规模大,投资更专业。例如:证券公司(最活跃)、银行、保险、基金、投资公司等。
  • 非金融机构投资者:本身不从事金融业务,但参与投资。例如:普通公司。

3.3 合格境内/境外投资者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因此,只有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才可以投资我国资本市场。

一般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机构有:境外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政府投资机构等。

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时,需要先将外币转为人民币,然后使用监管账户进行投资。

境外投资境内公司的限制:

  • 单个机构对某一家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 所有境外投资对某一家公司的总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
  • 战略投资不设置持股比例限制。战略投资是指与该公司长期战略合作,给公司带来新技术,扶持公司成长。

相对的,我国对国外资本市场也不完全开放,只有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才能投资境外市场。

一般合格的境内投资者有: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

境内不能直接炒美股,只能通过QDII基金或其他合法方式间接投资。

3.4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机构

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有:

  • 证券经纪业务:代理客户买卖证券业务,收取佣金。我们买卖股票不是直接在交易所进行,而是需要通过证券公司进行买卖。
  •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咨询服务。
  • 其他

第四章 股票

4.1 股票概述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所持有股份的凭证

公司发行股票的原因(发行股票的好处):

  • 集资成本低
  • 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
  • 公司上市后,股东和社会可以通过买卖股票,分享到公司的经营成果

股票有如下特征:

  • 收益性:买股票可以带来收益。主要有两种:① 股息分红;② 资本利得(低买高卖获取价差)。
  • 风险性:买股票可能会给投资人带来损失。主要有:① 公司没盈利导致不分红;② 股价下跌;③ 公司破产。公司破产清算的话,普通股的优先级很低,基本分不到啥东西。
  • 流动性:若手里的股票不想要了,可以卖给别人。
  • 永久性:股票一但发行,就是无期限的。只能转让,不能退股。
  • 参与性:买了公司股票后,就成为了股东,就可以参与公司的股东大会。

买股票后,公司会给股东分配股利。股利政策有两种:

  • 现金红利:公司盈利后,将部分利润分给股东。就是直接给钱。
  • 股票红利:公司不给钱,但是按照你的持股比例给你些股票,股东手里股票变多了。这种方式有两个特点:① 由于是按比例派发股票,因此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② 公司盈利的钱还在公司。

与股利发放相关的四个重要日期(按发生事件顺序):

  • 股利宣布日:告诉大家我准备发股利了。
  • 股权登记日:持股人登记信息,表示我可以领到股利。
  • 除权除夕日:股权登记日后的1天,这天之后再买入的股票就无法享受到当期股利了。
  • 派发日:真正派发股利的日期。

一个公司的股份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导致公司股份数量变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 增发和定向增发:增加发行股票。也就是再多发些股票。如果是向特定对象增发,则称为定向增发。增发股票会导致现有的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因此一般增发股票会导致股价下跌。
  • 配股:公司以一个优惠的价格卖给股东新股。由于折价发行新股,通常会导致股价下跌。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有点类似股票红利。公司额外得到了一笔收入(资本公积金),然后使用其资本公积金向股东转送股票。由于是按比例送的,因此只是股票总数增加,但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变化。
  • 股份回购:公司将发行在外的股份买回来一部分。通常会导致股价的上涨。
  • 可转换债券转为股票: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债权人可以选择让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将债券转为股票。若债权人将其转为股票,公司股份总数就会增加,导致股价下跌。
  • 股票分割和合并:公司可能会处于某种原因对股票进行拆分,例如一股变两股,这样100块一股就变成50一股,100股变200股。这样股份总数和价格就会变化,不过对持有人的收益不会有影响。通常,分割常见于高价股,因为股价太高了,不利于发行新股。 合并与分割同理

4.2 股票的类型

我国股票按照上市和募集可区分为如下几种:

  • 境内上市募集境内资金:也称为A股。也就是大家平时炒的和骂的。
  • 境内上市募集境外资金:也称为B股。虽然是在境内上市的,但是主要募集境外资金。
  • 境外上市募集境外资金:境内注册境外上市。常见有:H股(香港)、N股(纽约)、S股(新加坡)、L股(伦敦)等

4.3 股票发行制度与退市制度

在我国,公司申请上市发行股票,政府有三种审批制度:

  • 审批制(严格、落后):类似计划经济。能不能发,发多少,都由政府说的算。
  • 核准制(适中、一般):在审批制的基础上稍微宽松些。公司达到规定要求后,就可以申请上市。但是证监会还要插一脚,看看你现在行不行,再看看你未来行不行,觉得你未来发展不行也不让你上市。
  • 注册制(宽松、成熟):最宽松,也是成熟股票市场的模式。只要达到上市要求,就可以上市。

目前我国处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度的阶段。

公司上司后,也可能处于某种原因退市。有两种情况:

  • 主动退市:公司自己选择退市。
  • 强制退市:被交易所强制退市。一般原因有: 盈利能力不符合规定了; 触犯法律法规,重大违法行为等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公司就会被强制退市(喜欢炒ST的注意了):

类型 退市标准
交易类 连续120个交易日成交量低于500万股
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
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东数量均低于2000人
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
财务类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
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
连续两年财务会计报表有问题
规范类 未遵循一些规范要求,例如报表纰漏等
重大违法类 存在重大违法行为,例如欺诈、造假等

4.4 证券交易程序

购买股票需要经过如下证券交易程序:

  1. 开户
  2. 证券托管和证券存管
  3. 委托买卖:委托证券公司进行股票的买卖。
  4. 竞价与成交:竞价就是报出你的价格,和其他买卖者进行竞价,谁优先谁成交。优先规则为: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例如:买入时,谁出价高谁优先,若出价一样,则谁报价早谁优先。
  5. 交易结算

对于竞价,有两个阶段:

  • 集合竞价:分开盘集合竞价(9:15 ~ 9:25)和收盘集合竞价(14:57 ~ 15:00)。
    • 解释:集合竞价就是大家一起申报买价和卖价及对应数量。系统会计算一个能促进最大成交量的价格,高于该价格的买价和低于该价格的卖价都按该价格来成交。在9.25分之前,人们可以撤单,9点25分之后,就会按照该价格进行成交。在9点25分后就按这个价格成交,而这个价格也就是人们说的开盘价。因此,在开盘前,我们在炒股系统上只能看到一个买一和卖一,且数量相同。收盘集合竞价同理。
  • 连续竞价:上午9:30 ~ 11.30,下午 13:00~14:57。
    • 解释:在连续竞价期间,人们可以随时报出自己的买入/卖出价格及数量。若你的买入报价高于现在最低卖价,则会按照最低的卖价逐手成交。卖出同理。例如:你报价10元买入100手某股票,现在系统中最低的卖价为9.8元40手,9.9元200手。那么你的买入单就会以9.8元成交40手,再以9.9元成交60手。

不论是集合竞价还是连续竞价,都不能超过规定的涨跌幅限制。超过涨跌幅限制的申报价视为无效申报。

当股票成交后,除了购买股票本身的费用之外,还会有些其他费用。主要有:

  • 佣金:证券公司收取的。股民不能直接在交易所买卖股票,只能通过证券公司代理买卖,因此证券公司需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也就是佣金。不同的证券公司佣金不一样。通常在 0.1%~0.3% 之间。买卖双方都要收取。
  • 过户费:交易成功后的过户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给到中国登记结算机构。通常为0.002%买卖双方都要收取。
  • 印花税:税务机关收取。目前仅针对卖出方征收。通常为0.1%

对于股民来说,过户费和印花税都是证券公司代收了。

4.5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用来反应市场上各种股票价格的总体水平及变动情况的指标。

常用的境内股票指数有:

  • 上证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其样本股是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按加权方式求得。
  •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 创业板指数:选择创业板上的股票进行加权求得。反应创业板的整体情况。

常见的境外股票指数有:

  • 恒生指数(香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50家上市股票为成分股样本。反应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美国):反应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整体表现。偏重科技股,反应美国科技市场和整体市场的表现。反应具有成长性、创新性企业和行业的表现
  • 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选了500个样本股,反应了美国整体股市和经济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美国):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选了30个蓝筹股,反应美国传统行业及经济趋势。
  • 日经平均股价指数(日本):日本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指数。

4.6 股票估值

4.6.1 股票价值

一个股票从不同角度来讲,其价值有不同的说法,比较重要的有:

  • 票面价值:股票发行时,票面上标注的金额。
  • 账面价值:又称为股票净值每股净资产。一般情况下,每股净资产 = 总净资产 / 股数。例如:假设A公司净资产为1000w,在外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00w股,那么账面价值就是10元。
  • 内在价值: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简单理解就是:如果市场足够理性,信息足够透明,那么这个股票应该值多少钱。
  • 股票价格:指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直接影响因素是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了,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

股票价格通常围绕内在价值波动。我们对股票估值,就是对其内在价值进行估值,看看现在的价格是高估还是低估。

4.6.2 股价影响因素

影响股票的价格的基本因素有(从基本面角度来看):

  • 公司经营状况:公司经营好,股票价格自然上涨。
  • 行业因素:如果某个行业是夕阳产业,可能现在很赚钱,但前景已经不行了,那股票一样不行。
  • 宏观经济:如果整个宏观经济不行,那么投资的人就会少,股票就会下跌。
  • 政策因素:对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等的调控会影响到宏观经济,进而影响到股价。

除了基本面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得影响因素:

  • 政治及其他不可抗力:政治动荡、战争等。
  • 心理因素:大家都觉得会涨,就都买,最后就都涨了。
  • 人为操纵因素:庄家操纵股价。

4.6.3 股票估值方法概述

机构或股民在分析股票时,大方向上会采用三种分析方式:

  • 基本面分析:根据经济学理论,分析公司的经营财务等状况等,判断股票是否高估或低估,进而进行买入或卖出。基本面分析有两个前提假设:① 股票的价值决定价格;② 股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 技术分析:根据股票的历史走势、价格、成交量等信息,去预测未来价格。技术分析的前提假设(如果你认为技术分析有用,也就是认可该假设前提):① 市场行为包含了一切信息(即股票的基本面等信息都隐含在市场行为里了);② 价格沿趋势移动;③ 历史会重演
  • 量化分析:利用统计学、数值模拟等量化技术,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来预测价格。

4.6.4 股票绝对估值法

股票绝对估值法就是给当前公司的股价估出一个实际的价格出来。例如:你通过茅台的各种公开财务数据,估算出茅台一股应该值1800元。那么若茅台股价高于1800就是高估,低于就是低估。

绝对估值法的原理为:假设价值来源于未来流入的现金流,将这一系列现金流以一定比率折现到现在,再进行加总就得到了相应价值。因此,绝对估值法也就是现金流折现法

简单来说:根据过去的盈利情况和其他基本面情况,去预测未来能为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然后把这些收益折算到现在,然后看看当我以多少股每元买入股票时,年化收益可以达到理想值。

常用的绝对估值模型有:

  • 红利折现模型(DDM, Dividend Discount Model):用未来可能获得的股利,折算到现在,以此来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合理的价格)。
  • 自由现金流贴现(FCFM, Free Cash Flow Model):与红利折现模型类似。不过使用的不是股利,而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红利折现模型的公式为:

$$ \begin{aligned} V = \sum^{\infty}_{t=1} \frac{D_t}{(1+k)^t} \end{aligned} $$

  • $V$ :股票在期初的内在价值。即:股票现在的合理价格。
  • $D_t$ :在t时期末(一般指第t年末)以现金流形式表示的每股股息。每股股息是指:每股股票可以分多少钱。例如:A公司今年每股股息10元,若我持有100股,那么今年我就可以分到1000元。
  • $k$ :一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的适合折现率,即必要收益率。即:我们期望得到的收益率。例如:目前国债收益率为年化3.5%,那么根据该股票的风险程度,认为至少能拿到6%的收益率才合理,那么k=6%。

个人理解:红利折现模型和预测股息率区别不大。而且只适用于发展成熟的企业。不适用于发展中的,收益不稳定甚至亏损的企业。

4.6.5 股票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是指以可以比较的其他公司(称为可比公司)的价格为基础,来评估目标公司的相应价值。

相对估值常用方法有:

  • 市盈率法:市盈率反映一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对其净利润的倍数。
    • 公式:市盈率=市值 / 近一年净利润 ,值越小越好。
    • 举例:某家公司市值为100亿,它近一年净利润为5亿,则其市盈率为 100/5=20。可以理解为该公司20年可以挣出一个自己。
    • 适用性:适用于持续盈利的公司
  • 市净率法:市净率反映了一下公司的股票市值对其净资产的倍数
    • 公式:市净率 = 市值 / 净资产,值越小越好。
    • 举例:某公司市值为100亿,其净资产为50亿,则市净率为2
    • 适用性:适用于资产流动性较高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
  • 市销率法:反映了一家公司的股权价值对其销售收入的倍数。
    • 公式:市销率 = 市值 / 近一年销售收入,值越小越好。
    • 适用性:适用于无利润甚至亏损的企业。不能反应成本的影响,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收入驱动型公司。



参考资料

Next Post Previous Post
No Comment
Add Comment
comment url